• 网站首页
  • 新闻中心
  • 公益项目
  • 信息公开
  • 专项基金
  • 捐赠指南
  • 通知公告
  • 机构简介
  • 健康科普
    年度捐赠总额查询
  • 选择年份
  • 年度捐赠支出总额

    816,755,716.88
  • 年度捐赠收入总额

    791,881,593.08

  • 二维变三维,小儿骨科手术更精准
    发布时间:2024-02-28 14:15:51      来源:       点击:

      1月15日上午10时,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武汉儿童医院6楼手术室,天津大学机构学与机器人系统实验室研究团队正观摩一场小儿骨科微创手术,为双方合作的AI机器人超声导航项目收集数据。医生将B超探头放到患儿手臂的皮肤表面,旁边的电脑屏幕上就出现了骨折处的骨骼图像,供医生判断复位效果。
      接受手术的患儿是12岁男孩小晟(化名)。他在锻炼时摔伤左臂,桡骨、尺骨双双骨折。术中,该院小儿骨科主任沈先涛带领团队,沿着骨骼“插入”钢针,再将骨折处复位“对齐”,最后打上石膏固定。复位过程中,医生反复查看B超图像,确保骨折处复位精准。据了解,术后3个月就可“抽出”钢针,皮肤表面只留下针眼大小的疤痕。
      骨折是最常见的儿童意外伤害之一。沈先涛介绍,以手臂骨折为例,如果按照传统治疗方案,从做检查、确诊,到手术复位,需要拍不少X线片,还要开刀手术,打入钢板进行固定,创伤较大,术后孩子手臂上会留下约5厘米长的刀口。
      “刚参加工作的那几年,我经常陪患儿去做检查,发现对于儿童骨折的诊断,B超具有独特优势。”沈先涛说,不少儿童骨折发生在骨头两端的骨骺处,这种透明软骨发生损伤后,X线可以直接穿过,让医生难以捕捉,治疗难度加大,但它在超声下却显示得很清晰。
      沈先涛大胆推想,如果做手术时用B超来查看情况,医生不仅看得清楚,还可以在术中边复位边观察,在脑海里重建病灶立体结构,治疗精准度更高。
      从2012年起,沈先涛团队尝试应用“超声引导微创治疗儿童创伤骨折”技术。他们将B超机搬进手术室,创新性使用肌骨超声技术替代术中X线透视定位,采用闭合微创复位手术,实现了无需开刀和避免辐射风险的目标。这项创新先后获得“全国小儿外科手术技能大赛一等奖”“湖北职工创新成果评选一等奖”等奖项,目前处于国际领先地位。
      12年来,沈先涛团队完成5000多例基于肌骨超声技术的儿童骨折微创治疗手术,最小的患儿出生仅3天。
      “要推广新技术,满足更多患儿需求。”沈先涛每次外出交流、讲学时,都积极介绍新技术及创新思路。2016年,武汉儿童医院牵头成立湖北省儿科医疗联盟,借助此平台,沈先涛通过专题讲座、学习班、“师带徒”等方式,将新技术推广到基层医院。目前,“超声引导微创治疗儿童创伤骨折”技术已在省内外近10家医院开展应用。
      在面向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的推广过程中,沈先涛发现,识读超声图像需要医生具备对多个标准平面图像进行采集、评估的能力,学习曲线太长。鉴于此,武汉儿童医院联合华中科技大学丁明跃教授团队,建立医企校三方联合攻关机制,研发出应用声断层成像技术进行肌骨成像的设备,通过环形探头360度采集信号,将超声的二维平面图转化为三维立体图,让临床医生简单直观地获取病灶信息,实现精准诊治,在一定程度上破解了推广难题。
      “创新的脚步一直未停。”沈先涛说,围绕临床需求,近年来团队将肌骨超声技术运用于儿童关节畸形、创伤等的诊疗,进一步扩大了超声检查的应用病种。沈先涛团队还致力于探索向人工智能方向转化。目前,他们与天津大学机构学与机器人系统实验室开展医工融合,研发超声手术导航系统,在术中为医生提供实时导航。
      沈先涛期待产品能早日面世,“到那时,把B超探头放到皮肤上,屏幕上就会显示出3D图像,手术机器人会跟汽车导航一样,根据实际情况和规划路径,主动提醒医生怎样操作,让折断的骨头精准复位”。

    京ICP备16018924号-1

    版权所有 中关村精准医学基金会 回忆旧版网站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复兴路甲23号中国电子大楼13层A区1301-1307室
    邮编:100036 电话:010-68297018/68297019
  • 机构动态
  • 机构文化
  • 联系我们
  • 我要捐赠

    支付宝扫码立即捐赠

    微信扫码立即捐赠

    App下载

    Android系统扫码下载

    IOS系统扫码下载

    我要开票

    官方微信

    扫码关注官方微信

    官方微博

    扫码关注官方微博

    联系方式

    联系电话:

    010-68297018
    010-68297019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