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网站首页
  • 新闻中心
  • 公益项目
  • 信息公开
  • 专项基金
  • 捐赠指南
  • 通知公告
  • 机构简介
  • 学术交流
    挽起衣袖,助生命“一臂之力”
    发布时间:2025-02-27 11:35:00      来源:       点击:

    春风送暖,爱心涌动。为做好血液供应保障工作,有效缓解临床用血压力,近期,各地各级医疗卫生机构组织干部职工积极参加无偿献血。这些义举在彰显医者光辉形象的同时,也影响带动了一大批社会爱心人士,为爱挽起衣袖,用热血凝聚爱心,用行动彰显大爱,确保拯救生命时能够及时提供可使用的安全血液。

      自《中华人民共和国献血法》于1998年施行以来,我国全面建立自愿无偿献血制度,形成政府领导、全社会广泛参与的无偿献血工作格局,我国无偿献血量和献血人次持续增长,实现临床用血全部来自公民无偿捐献。

      无偿献血者的义举令人动容,但要让无偿献血从阶段性行动转化为可持续的社会风尚,需要构建系统化、常态化的激励保障机制。这既是对奉献者的应有尊重,更是确保医疗用血安全的治本之策。为此,2023年11月,国家卫生健康委、中央宣传部、全国总工会等六部门印发《关于进一步做好无偿献血者激励奖励工作的通知》,鼓励各地积极探索完善无偿献血者激励措施。

      一年多来,不少地方在更多层面、更大范围健全完善无偿献血者激励措施,扩大激励范围,增加激励内容。如安徽省六安市把每千人口献血率提升等无偿献血工作开展情况纳入精神文明建设、卫生城市创建、年度效能考核,做好各项献血服务和激励工作。湖北省孝感市2024年共为近千名无偿献血者减免用血费用52万元,同时该市共有11家医疗机构开通了“血费直免”服务,实现献血者“血费减免一次也不跑”。湖南省长沙市累计无偿献血2000毫升(含)以上的献血者,在7家市直公立医院就诊,可免普通门诊诊察费。这些举措的落地,让献血者的心更暖了,让他们的生活更有保障了。

      无偿献血是一个地区文明程度的重要标志。当每一个挽袖者的善意都能被制度温柔地托举,当每一份热血都能转化为切实的关怀,这种正向激励将催生更强大的道德自觉。期待更多地方通过系统化的机制创新,让献血从“英雄行为”转变为全民践行的“生活方式”,真正构建起“人人为我,我为人人”的血液保障网络。这不仅是医疗应急体系的重要支撑,更是一个社会文明进步的温暖刻度。

    京ICP备16018924号-1

    版权所有 中关村精准医学基金会 回忆旧版网站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复兴路甲23号中国电子大楼13层A区1301-1307室
    邮编:100036 电话:010-68297018
  • 机构动态
  • 机构文化
  • 联系我们
  • 我要捐赠

    支付宝扫码立即捐赠

    微信扫码立即捐赠

    App下载

    Android系统扫码下载

    IOS系统扫码下载

    我要开票

    官方微信

    扫码关注官方微信

    官方微博

    扫码关注官方微博

    联系方式

    联系电话:

    010-68297018
    010-68297019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