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由国家癌症中心、北京肿瘤学会主办,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承办的第十二届国家癌症中心学术年会在京召开。会上,《2025全国癌症中心年度报告》发布。根据《年度报告》,今年国家癌症中心在癌症预防控制、癌症筛查和早诊早治、癌症诊治质控等多个重点领域取得长足进展。
在癌症预防控制方面,国家癌症中心依托自主研发的“基于数字化智能健康管理的癌症一级预防服务及研究平台”,在北京市、重庆市、甘肃省、广东省、河南省等9省市持续开展自然人群癌症一级预防前瞻性动态队列研究。截至今年上半年,累计纳入队列人群16.64万人,其中6.82万人已经完成两轮及以上动态随访。该平台集成癌症危险因素信息采集系统与多癌种发病风险预测模型,在使用该平台半年至一年以上的人群中,已观察到多种与行为相关的致病危险因素(如吸烟、饮酒等)出现显著正向改变。
在癌症筛查和早诊早治方面,国家癌症中心坚持“组织性筛查和机会性筛查并举,共同推进标准化癌症筛查”:以国家重大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城市癌症早诊早治项目”为框架,持续推进以人群为基础的组织性筛查,覆盖31个省份;在16个省份探索性开展以医院为基础的机会性筛查工作;推进标准化癌症筛查,利用“互联网﹢”技术手段,结合医疗大数据优势,为84万群众提供癌症筛查风险评估及筛查自主预约等服务。
在癌症诊治质控方面,国家癌症中心持续推行“织网行动”,进一步完善国家、省、市、县四级肿瘤质控网络建设,省级肿瘤质控中心实现全覆盖。截至今年9月,地市级肿瘤质控中心数量由356个(2024年12月数据)增加到388个,县级质控中心数量由534个(2024年12月数据)增加到694个,网络覆盖广度和深度显著提升。


新闻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