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网站首页
  • 新闻中心
  • 公益项目
  • 信息公开
  • 专项基金
  • 捐赠指南
  • 通知公告
  • 机构简介
  • 新闻中心
    八件实事,让医疗服务更贴心
    发布时间:2025-02-13 09:13:22      来源:       点击:

    日前,国家卫生健康委发布2025年全系统为民服务八件实事,包括地市内医疗机构之间检验检查结果互认项目超过200项,取消门诊预交金,医疗机构将医保患者住院预交金额度降至同病种个人自付平均水平等,受到广泛关注。

    去年11月,国家卫健委向全社会公开征集为民服务实事项目的意见和建议,如今,这一批实事项目公布实施,是广泛汲取民意的结果,它切实回应了社会的关切与期待,有利于不断提升医疗服务的整体水平。

    放在医疗改革的大背景下,即将推行的这些措施,尽管具体而细微,聚焦的是一些微观层面的细节事项,但它们能够经过筛选并最终推出,说明背后的民众呼声很强烈,所针对的医疗痛点困扰已久,亟待解决。

    以检验检查结果互认为例,长期以来,由于信息不互通、结果不互认,患者在不同医疗机构转诊时,往往需要重复进行各项检查,加重患者的时间成本和经济负担,也造成了医疗资源的浪费。

    按照国家卫健委的目标,今年要推动地市内医疗机构之间检验检查结果互认项目超过200项。也就是说,在一个城市之内的不同医院转诊,只要在200项清单内,就不用再重复检查,这既能有效减轻患者的负担,还能减少医疗资源浪费,提高医疗服务的效率。

    调整门诊、住院的预交金制度,同样是优化就医体验,为患者减负的关键举措,也是彰显医院公益属性的重要体现。

    以往患者去医院看病,尤其是住院时,先要预交一部分钱,其初衷是为了减少患者排队次数,缩短缴费等候时间。不过这种先给钱、后治疗的模式,对于经济状况不佳的患者,会造成一定的负担。尤其在紧急就医的情况下,患者及其家属还要额外考虑资金筹措问题,这无疑将增加他们的心理压力,也会影响他们对医疗机构的信任。

    现在,社会信用体系不断完善,不用担心患者“逃费”。同时,排队等候缴费现象,也因数字技术进步而大幅减少,在此背景下,很多地方都在探索先诊疗后付费,甚至零押金住院等便民措施。

    这一次,国家卫生健康委决定全面取消门诊预交金、降低住院预交金,撤除这一隐形“门槛”,患者踏进医院的大门,能够安心接受治疗,无需担心高额的预付款项,这让医疗服务更加人性化、便捷化。

    此外,其他几件实事同样极具针对性。比如,针对儿科火爆、看病难的问题,今年要确保“二、三级公立综合医院均提供儿科服务”,这是从供需矛盾的源头着手,缓解医疗资源紧张;“常住人口超过10万的县均能提供血液透析服务”,推动了医疗资源普及下沉,可以减少患者的折腾,让就医更方便。

    民有所呼,政有所应。国家卫健委推出的这些实事项目,不仅是深化医疗卫生体制改革的重要一环,也是推动医疗服务实现公平普惠的关键举措。

    看病就医,关乎民生福祉,是头等大事。及时回应民众的需求,从根本上解决患者的急难愁盼和痛点问题,用实实在在的举措,为患者带来切切实实的益处,不断改善就医体验,医疗服务水平才能得到不断提升。


    京ICP备16018924号-1

    版权所有 中关村精准医学基金会 回忆旧版网站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复兴路甲23号中国电子大楼13层A区1301-1307室
    邮编:100036 电话:010-68297018/68297019
  • 机构动态
  • 机构文化
  • 联系我们
  • 我要捐赠

    支付宝扫码立即捐赠

    微信扫码立即捐赠

    App下载

    Android系统扫码下载

    IOS系统扫码下载

    我要开票

    官方微信

    扫码关注官方微信

    官方微博

    扫码关注官方微博

    联系方式

    联系电话:

    010-68297018
    010-68297019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