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贵州省卫生健康委、省发展改革委等8部门印发《贵州省加快推进紧密型城市医疗集团建设工作方案》。《工作方案》提出,到2024年底,贵州省所有未开展紧密型县域医共体建设的城市所在区均纳入紧密型城市医疗集团建设;到2025年,紧密型城市医疗集团管理体制、运行机制、服务模式更加科学有效,推动形成基层首诊、双向转诊、急慢分治、上下联动的分级诊疗模式。
《工作方案》明确,坚持政府主导,构建网格化医疗卫生服务新体系。科学合理规划,由市级统筹,每个城市规划网格数量原则上不少于2个,每个网格布局建设1个紧密型城市医疗集团。由1家市级或区级三级公立综合性医院(含中医类医院)牵头,与网格内相关医疗卫生机构组成城市医疗集团。健全管理体制,市级建立由本级政府牵头,卫生健康、发展改革等部门和城市医疗集团参与的城市医疗集团管理委员会,制定工作规则,明确主要职责,定期研究重大事项。强化城乡联动,采取内外协作模式推进城市医疗集团建设,为网格内居民提供疾病、诊断、治疗、营养、康复、护理、健康管理等一体化、连续性医疗卫生服务。
《工作方案》要求,优化资源配置,推行紧密型运行管理新模式,推进城市医疗集团内部运营管理一体化和医疗管理一体化,统筹人员管理、财务管理、药械管理、信息化管理。促进协同发展,构建分级诊疗服务新格局,健全城市医疗集团内外转诊标准。完善医防协同联动机制,建立防治结合的服务模式,提高重大传染病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处置能力。
《工作方案》要求,强化政策支持,建立多层次激励约束新机制。完善政府投入机制,加大财政补偿机制改革力度。强化医保政策支持,探索对城市医疗集团实行医保总额付费,加强监督考核,实行结余留用、合理超支分担。完善人事薪酬制度,充分落实赋予城市医疗集团内设机构、运营管理、人员招聘、职称评聘、内部绩效分配等自主权,充分调动医务人员积极性。健全绩效考核机制,以公益性为导向,突出就医秩序、服务效能、运营管理、满意度评价等考核指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