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四川大学华西医院肺移植中心蒲强教授团队,为一名62岁的男性患者完成体外膜肺氧合(ECMO)辅助下的全胸腔镜下同种异体双肺序贯移植手术。患者术后第4天即从内科重症监护病房转入普通病房,于术后第30天康复出院,目前患者恢复情况良好。
患者患结缔组织病相关间质性肺病多年,术前为终末期肺病状态,需不间断吸氧生存,且因反复感染等因素多次住院治疗,日常生活受到严重影响。间质性肺病终末期随时可能危及生命,肺移植是唯一有效的治疗手段。在了解到华西医院肺移植中心开展肺移植治疗后,患者入住华西医院呼吸综合病房,进行移植前的评估和配型准备。
肺移植中心组织多学科讨论,仔细梳理患者病情,认为患者移植指征明确,无绝对手术禁忌。移植手术团队根据患者病情,结合团队肺移植的经验以及胸外科多年深耕胸腔镜手术的技术沉淀,拟采用全胸腔镜下双肺序贯移植技术。
在刘伦旭教授指导下,肺移植团队经过反复论证、模拟推演手术流程,预估可能出现的风险和紧急情况,最终决定采用全胸腔镜手术方案。
入住不久后,患者匹配到合适的供肺。胸外科、麻醉科、ECMO及手术室团队历时10个小时,克服肺门淋巴结冻结切除病肺困难,在全胸腔镜下吻合支气管、肺动脉和左心房操作难度大等难题,顺利完成胸腔镜下手术操作。术中,经纤维支气管镜下检查发现支气管吻合通畅完整,经食道心脏彩超评估肺动脉、左心房吻合情况,结果令人满意。
相较于横断胸骨、切开长达30厘米的双侧开胸切口(Clam-Shell切口),全胸腔镜手术单侧主操作孔仅约8厘米,且不需要撑开肋间隙、不横断胸骨,极大减少了手术创伤。术后,患者疼痛程度明显减轻,疼痛范围明显缩小,疼痛持续时间明显缩短;自主气道廓清排痰的能力明显提高,有利于术后肺部感染的防治。
经历了抗感染、移植抗排异调节、康复锻炼、营养支持等多学科综合诊疗,患者于术后第30天顺利出院。